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講師培訓團演說技巧心得

請於4/4前PO心得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退費   閱讀   閱讀治療   閱讀書院

18 則留言:

  1. 演說技巧 林奕威老師
    這次特地上台北上奕威老師的課真的讓我覺得非常值得,因為老師幫我解開了在準備講稿上一長久的疑惑。講稿如何構思?先思考所想表達之主軸為何,且千萬別忘了他。講者的想法、目的、目標為何?演講者就是要讓聽者進入我們的想法世界。
    工作分為三大部分:前置、架構、執行。
    前置-題目的訂定。
    思考:
    1.自己能講、想講
    2.觀眾能聽、想聽
    3.主題宜時、宜地(早上講知識、下午說笑話)
    架構-內容的構思。(主軸確定,找資料就會有方向)
     開場(30秒扣緊主軸)
     重點-說明目的及重要性。
     條件-引人入勝。
     避諱-閒扯過遠、耗時過長、分貝過高、客套過度。
     本體(背景.數據.事實、問題.疑慮.機會、方案.好處.證據)
     言之有序:依時空、因果、歸納、推演等結構安排。
     言之有理:立論、佐證。
     言之有情:名言、故事、實例、佐證。
     結尾
     條件-1.摘要重點、激發行動。 2.展望未來、前後呼應
     忌諱-沒完沒了、哈腰抱歉、草草結束、逃之夭夭。
    執行-練習&預演、表演、現場的臨場反應&檢討與回顧

    對觀眾長篇大論了一篇裡面一定會包含我們想傳述的觀念,但記得:
     要點適量(3~7個)
     邏輯簡單(2~3層之內)
     易學好記、順口易懂
    另外,包裝訊息是非常重要的!!讓聽眾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我們的不斷催眠,使我們的想法開始對他人造成影響。未必是認同,但至少可以讓對方開始思考,那就是好的。
    周六的早上起了個大早風塵僕僕的來到台北上課,看起來辛苦,但相信當天所有參予的夥伴都不會有如此的想法。周六可以利用時間提升、充實自己,是非常開心的事,且這堂課真的解開了我的疑惑。之前總覺得自己寫的講稿不夠好,但卻不知該如何改進、提升,這次的課程讓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真的非常的值得,很謝謝老師!
    From學生 惠婷

    回覆刪除
  2. 筆記:
    •演說家→公眾人物(一句話影響別人一輩子)
    •肢體語言,也包括「眼神」
    •Q:內容的層次
    A:例如”教化妝”→由淺入深(實際操作→理論)for來學化妝的人(非專業人員)…
    →由深入淺(理論→實際操作)for彩妝師(專業人員)…
    公眾表達三階段:
    •前置階段:收集資料、選定主題、確認訊息
    •架構階段:開場、本體、結尾
    •執行階段:預演、上場、檢討與回顧
    前置階段-收集資料
    •議題發想 (一個主題可以有多少角度?)
    •收集資料
    前置階段-訂定主題
    •選擇主題(應考量):講者→能說(主題的知識有所涉略)、想說(會有熱情)
               聽者→能聽(聽眾會有所共名或聽得懂)、想聽(ex:草莓vs.農業 草莓vs.生活
               主題→宜時(早上:知識層面、下午:炒熱氣氛)、宜地(場合)
    •確認訊息主軸及論點(我要傳遞什麼「主要」訊息?『一句話涵蓋』)
    架構階段-原則
    •要點適量:3~7個之間
    •邏輯簡單:2~3層之間(不宜太多ex:1-1-2-3)
    •易學好記:順口易懂(ex:三大步驟)
    演說各階段要點
    •開場:目的(主題目的)、重要性(為什麼知道這個主題重要?)、WIFM(What It For Me能帶給我什麼) *要注意之間的「串連」,要環環相扣、交待清楚
    •本體:背景、數據、事實、問題、疑慮、機會、方案、好處、證據 *不能只論正議題,還要幫觀眾解決問題
    •結尾:強化論點、加強印象
    *鋪梗:試想結果,就能鋪好梗
    架構階段-開場
    •重點:說明目的及重要性
    •條件:引人錄勝
    •忌諱:閒扯過遠、耗時過長、分備過高、刻套過度
    架構階段-本體
    •重點:背景、數據、事實、問題、疑慮、機會、方案、好處、證據
    •條件:言之有序:依時空;因果、歸納、推演等結構安排
    •言之有理:立論、佐證
    •言之有情:名言、故事、實例、佐證
    *包裝訊息-發現好事例!!!
    架構階段-結尾
    •重點:強化論點及印象
    •條件:摘要重點,激發行動
        展望未來,前後呼應
    •忌諱:沒完沒了、哈腰抱歉、草草了事、逃之夭夭
    執行階段-預演
    *練習動作、走位、語調、聲音
    •事前規劃前中後
    •事中增刪圖文
    •事後停和聽(聽回饋)

    主軸:_______
    開場
    論點1. 佐證1. 2. 3.
    論點2. 佐證1. 2. 3.
    論點3. 佐證1. 2. 3.
    結尾

    *不可不知道關鍵技術:『串聯』

    心得:
    上完Mike老師的課,只能說『太精采了!』,老師在整個課程中,幾乎每個步驟都讓我們實際作演練,並且在當下就指出我們可以改進的地方,讓我們可以馬上知道哪裡改進,如何改進比較好;因為是分組別進行,所以也可以去學習別人好的地方,這樣的上課方式真的很快就可以現學現用!
    今天老師所教導我們,讓我覺得很受用且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三項!
    第一、用水果(例如:草莓)當主題,讓我們去想像發揮,讓我見識到原來很單純的水果,也可以如此多變化,不禁讓我想到,以前在寫主持稿的時候,都沒有用這樣創意發想去看主題,真的很可惜!
    第二、選擇主題,我們常常忘記多方面去做考量,有時候選擇聽眾想聽,但是自己不能說;有時候是自己想說,聽眾不想聽,常常沒有顧好任何一面相,就會讓台下聽眾睡成一片,真的要注意到!
    第三、定出主軸也讓我覺得非常受用,常常我們覺得,這個論點好、那個論點也不錯,最後常常會變成沒有重點,沒有主軸的主持稿,講完了全部,聽眾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麼,因此主軸真的很重要!
    並且老師給我們一個重要的觀念,當我們提出任何問題的時候,都應該反問自己,該如何去解決,靜下心就能找到解答,因為當我們發現問題的時候,就也知道答案了!
    最後很感謝老師,這次的學習經驗真的很棒!非常受用!

    回覆刪除
  3. NOTE

    1.議題發想

    從不同角度切入,找出各種可能性並做出選擇

    2.訂定主題

    講者→能說、想說,聽者→能聽、想聽,主題→宜時、宜地 (早上以知識類為合宜,下午則為淺顯合宜)

    3.架構的原則

    要點適量、3~7個即可。邏輯簡單、2~3層間。易學好記、順口易懂,更好的事還有口訣。



    而在演說當下

    1.開場

    說明目的及重要性,要引人入勝!!

    2.本體

    要依時空、因果等結構安排,並要立論與佐證,最後搭配上名言、故事或者是實例等

    3.結尾

    就是在摘要重點、激發行動,並展望未來、做前後的呼應



    一切的Key Point→"Transition" (串聯、轉折) 並且要將主軸從頭貫徹到尾。





    感想:

    擔任講培這個職務也已經有將近10個月的時間了,在中間的過程中有許多不同的收穫,卻沒有一個可以將心中的疑問、或者是統整自己所學的機會,這次能夠邀請到MIKE老師跟我們做一個統整真的是太幸運了!!

    其實剛看到MIKE老師的時候,覺得長得好像嚴長壽,哈哈,非常具有舞台魅力,一顰一笑都可以讓我們目不轉睛,好像每一個動作都是排演過許多遍,自然而流暢,完全就是我所想要達到的目標。

    很感謝MIKE老師清晰地幫每一個人統整出一篇稿子在事前作業時所應該注意的事情,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模糊焦點、必須要將軸心從頭貫徹到尾,這件事情其實是我很需要改進的事情的其中之一,我時常會因為引言或者是分享自身及他人經歷時,不知不覺模糊了我的焦點,最後連我自己都不知道在說甚麼。

    另外一個很感謝老師的一件事情,就是老師告訴我們的一個重要觀念。很多問題,其實當我們問出來的時候,自己心中已經有了一個答案,所以不妨將問題好好反思,就可以得到答案了,至於答案對不對,只要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嘗試,一定會能夠找尋到最適合自己的答案。有時候我太習慣於速成的方式,總希望問出問題的那一刻就可以得到明確的回覆,但其實那個答案並不是屬於我的,也不會內化成我的東西,而是要從我口中說出的事情才是真正我所學到並應用出來的知識與技能。

    在老師身上,我看到了一位睿智且充滿魅力的不凡人,卻散發出親近且謙卑的氣息,令我折服,我也了解到一個精彩、讓人覺得時光飛逝的演講,其實並不需要誇張的肢體動作、或者是高低起伏劇變的聲調,其實只要了解到聽眾想得到甚麼,並打動聽眾的心,就可以了,一切就是那麼簡單。

    感謝今天準備場地的台北夥伴,還有辛苦的兩位助教們,令我五體投地的MIKE老師,以及陪我走過這漫長歲月憶起拼鬥的台中夥伴們,謝謝:)
    FROM孟奇

    回覆刪除
  4. 台北講培 怡萍2012年4月4日 晚上9:44

    「當你把問題問出來的時候,你已經知道答案」在大家問完一堆問題後,Mike老師給了我們這個答案,剛開始還滿令人疑惑的,不過好像真的是這樣。當我們說出口的時候,答案早已在腦海中,而我們是否有抓住它。

    看到題目要先思考”能說”、”想說”的主題,考量聽眾”能聽”、”想聽”的主題,且這主題是否”宜時”、”宜地”,縱使一個題目能發散的話題有很多面向,但得要先為自己確定主軸,準確的收斂能幫助聽眾了解我們想要傳達的意念。

    在開場時,滿足聽眾的好奇心,告訴對方為什麼要聽我說? 會有什麼好處? 有什麼樣的重要性? 接著是本體的部分,綜合承跟轉,有背景、數據、事實、問題、疑慮、機會、方法、好處。最後是結尾,強化論點、加強印象。不過若是虎頭蛇尾就不好了。

    安排結構可以從因到果、果到因、由淺入深、由深入淺。關鍵在於串聯,可能是因為這堂課,重點在連結,課程中沒有寫很多筆記,不過一直觀察著老師的架構、連結點,很佩服老師的恰如其分,就算是我們提出素材也可以講得很流暢。回想起之前的稿,硬是把許多似乎有關連的素材放在一起,看起來很豐富,卻像端出一盤又甜又鹹的食物,讓聽眾難吞嚥、吸收。

    回覆刪除
  5. 筆記:

    (一)前置作業-收集資料(一個主題有多少角度?)

    (二)訂定主題

    講者:能說 想說

    聽者:能聽 想聽

    主題:宜時 宜地

    確認訊息主軸及論點

    (三)架構原則

    要點適量:3-7個之間

    邏輯簡單:2-3層之間

    易學好記:順口易懂

    (四)架構開場

    忌諱:閒扯過長 耗時過長 分貝過高 客套過度

    (五)架構本體

    言之有序 言之有理 言之有情

    (六)架構結尾

    摘要重點 激發行動 展望未來 前後呼應

    (七)結構結尾

    忌諱: 沒完沒了 草草結束 逃之夭夭







    心得:

    講培團最後一節課,距離上次上課已長達三個月之久,所以這次上課,我認為是淘汰賽前的總驗吧!

    老師在課程一開始,就問我們有甚麼問題要問,可於課程快結束留時間替大家解答,講培團當然抓緊機會,問了老師一堆問題,當老師將問題一一寫在白板上後,回過頭來,卻對著我們說”很多問題,已經有答案,只是沒有心平靜氣得想”,這樣的回答讓我出乎意料。原來很多事情的答案已經在我們心中,要藉由經驗的累積,才會讓自己在台上發光發熱。主持yang課也不少場次了,但是在上完老師的課後,發現自己其實一直都在用錯誤的方式寫稿。老師藉由水果的聯想,資料蒐集到主旨,再到內部的細項,在在提醒我們要記得”主軸”,整理資料後畫出概念圖,而每個環節 架構 都有該注意的地方。我想在接下來的講培 甚至是 協會以外的主持,能夠學以致用。謝謝Mike老師的教導,我們受用無窮。謝謝台北的講培團,幫助台中講培團場佈,一起上課。時間過得很快,這屆講培也快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在最後的日子衝刺,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回覆刪除
  6. 演說技巧 林奕威老師
    老師利用實作的方式讓我們完成一份講稿,
    從一剛開始連主題都沒有到最後做完晚整的結尾。
    讓翊菱印象最深刻有兩個部分:
    第一、當我們在想一個主題的時候,通常會先在網路上找很多的資料,再來選擇哪個適合。但更好的方法是,我們應該先從這個主題自己思考一遍可以延伸到甚麼樣的主題,再確定自己對於此篇演講若要用一句話,是甚麼?再來選擇要用到的題材。

    第二、在演練的過程中,開場30秒扣緊主軸這裡,也許我們可以想到吸引夥伴們目光的開場,但常常會忘了在短短的開場中拉回我們最重要的主軸以及重要性。

    在演練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可以變得更好的地方,
    但是,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演說技巧更加純熟呢?
    我想,就像MIKE老師說的,要一直不斷地反覆練習才是最重要的!!


    by 台北EMC 翊菱

    回覆刪除
  7.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8.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9. 感謝i-talent學習計畫邀請林奕威老師為我們上課,在課程一開始老師就說:「能夠在大學階段有這個學習機會是很棒的一件事,因為大學生,犯錯是沒有代價的,一但出了社會公司就會不斷檢視你這個人,雖然很現實但也很務實。」讓我思考,在大學階段中,每一次次的學習都很難能可貴,所以調整自己的心態:每次學習都該全力以赴。
    之後Mike老師要我們提出自己在主持經驗中,最困擾我們的問題,大家提出了很多,但老師並沒有一一幫我們回答,而是請剛剛發問的人,試著釐清問題、尋求解決方法,結果大家似乎都回答得滿好的,老師提到「當你提出問題時,其實你也知道答案是什麼了。」只是我們很少靜下心來,試圖在腦中尋求解答。這也是我在這堂課學到最多的地方。老師隨後要我們,想一個水果,之後試圖從不同角度定出一個個演講的主題,這時我心裡在想,應該想得到不多吧,但是經由7分鐘的討論,我們這組從番茄出發,擴散出許多的主題:健康茄紅素、加工食品你不知道的製作祕密、外剛內柔的年輕人、番茄醬與電影特效等,甚至連連英法戰爭中的「聖女貞德」都出來了(因為聖女小番茄),真的讓我大開眼界,以前我都為了主題該從哪裡切入所苦,經過這堂課後,發現原來只是我沒有好好的思考問題,或試著與別人討論。
    我很喜歡亦威老師的教學方式,讓我們在演練當中學習,有可以更好的地方馬上改正,立刻了解自己的改善點在哪,也更清楚自己的下一步該如何走,真的很棒。上完這堂課,讓我覺得,我可以在下一次的主持中更上層樓,也更有信心,4/22號主持加油!在講陪生涯,不要留下一絲遺憾,台中及台北講陪夥伴們,加油!

    回覆刪除
  10. 在這堂課的一開始Mike老師就說了一個重點,一個我很常犯的一個錯,老師說:這些的問題通常只要靜下心來問自己就一定會有答案。
    確實,過去太過依賴別人給的建議,自己都沒有先想過,只想得到方便快速的答案。整堂課MIKE老師都先引導我們如何思考再提供他自己的方法,讓我對於拿到一個題目時該朝哪個方向思考有了自己的答案。

    當拿到一個題目時要先腦力激盪,想出從不同角度切入的論點,接著就要過濾,有哪些是自己能說的,接著是聽眾想聽的。再來就是確認題目的主軸,從當中找出1-3個要點。
    最後就是構思整個演說稿的開場(1.要有目的2.重要性是什麼?3.對聽眾而言有什麼好處),本體(用數據、事實、問題),結尾。

    演說要有架構思考的方向是,先有骨頭再有肉。過去自己總是先有肉再有骨頭,接下來這段時間要盡力的修正。


    下課之後詢問了Mike老師在腦帶中預演要怎麼做?老師提到,要讓自己的腦袋像在看影片(自己上台時的影片)想像聽眾會有什麼反應,一旦在預想時有卡住不順暢的地方就要趕快修正。

    回覆刪除
  11. 之前4/2 PO的文章現在不復存在,因此再PO一次。


    宛真認為,最難的部分就是講聽眾會想聽的!要說,其實並不難,任何一個人都會說話;只是呈現的方式和內容上的差異。除了極盡一切方法瞭解聽眾之外,有時也會因為聽眾的眾多意見和自己的想法出入太大,不容易找到平衡點,如果我想說的大於聽眾想聽的,感覺起來很像要說服對方;如果聽眾想聽的大於我想說的,感覺起來很像是作秀。這也是之所以,我會問演說是不是就是等於說服別人。老師回答是:看背後的目的。那依宛真的解釋,會是:存在著一種演說,就是以說服別人為目的,像是某些政治人物的演說。又或者,這是一種感染力,透過演說影響別人。有的演講是全部拋出問題引發對方思考,有的演講是為聽眾解決問題,聽完之後會啟發對方思考,我下一步,將會往哪裡去。

      思考過演說的本質,進一步想瞭解演說的技巧層面。在MIKE老師身上學到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一場演說有最核心的那一句話,為了要說明那一句話,所以找來了許多資料。這和宛真以前思考講稿的方式有著天大的不同,我習慣把很多資料找來,分析來運用,進而統整出一個觀點,就好像從漏斗篩選出來的一樣。所以,我講出來時,聽眾也需要拿著濾心幫我過濾我的中心觀點。但老師告訴我們的是,直接有著一個核心,往外擴展,就好像一個箭靶一樣,從紅心像外暈染。因而,這樣的主體就會在延伸擴展這樣一個核心觀點,到最後,結尾做一個強調,大家自然很清楚軸心,聽眾聽得進去,才有說的效益。段落與段落之間,要有可以串連的字句。對我而言,最簡單的串連的方式,就是提問法。上一個段落結束,連結到一個新觀點時,我會先將這個段落擱置,再藉由問句引出下文。除此之外,是否有更別出心裁的串連方式,正是宛真必須去瞭解和努力的方向。

    回覆刪除
  12. 從一個主題可以有多少角度?到結尾要強化論點或加深印象?整堂課Mike老師透過引導與實際演練方式:
    而印象較深刻是在找資料的部分,演練過程中,Mike老師要我們想主軸,可以是一句話或一個字詞,然後透過這個枝幹延伸論點,已先有骨架再有填入內容的方式,這樣在放置內容時才不會因資訊太多而偏離主軸。
    而另一部分,透過實際演練,Mike老師讓我們瞭解串聯性的重要,緊密的串聯性會讓整體演說內容更具說服力。
    by依芬

    回覆刪除
  13. 「當你把問題問出來的時候,你已經知道答案」在大家問完一堆問題後,Mike老師給了我們這個答案,剛開始還滿令人疑惑的,不過好像真的是這樣。當我們說出口的時候,答案早已在腦海中,只是我們是否有抓住它。

    看到題目要先思考”能說”、”想說”的主題,考量聽眾”能聽”、”想聽”的主題,且這主題是否”宜時”、”宜地”,縱使一個題目能發散的話題有很多面向,但得要先為自己確定主軸,準確的收斂能幫助聽眾了解我們想要傳達的意念。

    在開場時,滿足聽眾的好奇心,告訴對方為什麼要聽我說? 會有什麼好處? 有什麼樣的重要性? 接著是本體的部分,綜合承跟轉,有背景、數據、事實、問題、疑慮、機會、方法、好處。最後是結尾,強化論點、加強印象。不過若是虎頭蛇尾就不好了。

    安排結構可以從因到果、果到因、由淺入深、由深入淺。關鍵在於串聯,可能是因為這堂課,重點在連結,課程中沒有寫很多筆記,不過一直觀察著老師的架構、連結點,很佩服老師的恰如其分,就算是我們提出素材也可以講得很流暢。回想起之前的稿,硬是把許多似乎有關連的素材放在一起,看起來很豐富,卻像端出一盤又甜又鹹的食物,讓聽眾難吞嚥、吸收。

    回覆刪除
  14. 試好多次了,希望這次可以PO成功

    我覺得奕威老師分享的內容,對現在面臨到演說淘汰賽的我們來說,真的非常的實用。在這兩個多小時的時間當中,我覺得老師不斷提到很重要,而也因此我很印象深刻的觀念就是,主軸。先不論其他許多的技巧以及工具,最重要的就是主軸了,因為它代表的是我們一開始就要想好自己想要表達的是甚麼?老師的活動這時候就給我們實際體驗的機會了。從定主題、找出主軸、怎麼漂亮的開場、如何論證、如何環環相扣等等,讓我們直接從小組的討論中,理解在撰稿時可能遇到的問題,並試著解決它。而每當我們百思苦惱的時候,看到奕威老師可以直接在台上侃侃而談的示範起來既不偏離主軸,又充滿自信的台風,真的非常的吸引人,真希望自己之後也可以練就這一番的功力啊!
    而最後詢問老師問題,理性是否也可以感動他人?我想老師放的影片did you know,讓我了解到有時候震撼、驚訝,想繼續了解聽下去,就是理性方式帶給別人的感動吧!

    回覆刪除
  15. 這次奕威老師的課程,讓我們有深入思考自己所講的每句話,尤其在於主軸:觀點→結論.課程中以小組的方式,讓我們各自討論如何讓講稿從頭到尾都有在主軸之內,這是敬家從未思考過的問題.我們總是在每個重點之中,舖陳陳述了很多,而最後想表達的重點或許只有一兩句話,這樣反而就模糊了焦點.從實際體驗的討論後,就能發現自己和其他夥伴在講培的過程中吸收了多少、學會了多少.而每當我們提出了許多看似很難解的問題,其實都只是我們太少自己問自己、仔細的思考,或許可能是從小教育所養成的習慣吧,總是想知道所謂的正確答案,沒有讓自己認同,聽你說話的聽者又怎麼會認同呢?

    很感謝老師這堂課帶來的分享!

    回覆刪除
  16. 設計舞台腳本,讓觀眾進入你的世界。
    標題下的很貼切。身為一個好的演說者,如果只是在台上自顧自地說說唱唱,那觀眾也不會把你當一回事。而今天奕威老師分享了許多的思考方向與方法,讓我們知道如何營造一個好的氣氛。
    一個主題有多少角度?一看就知道答案不是一個,但往往我們實際上就會陷入這樣的限制中,"我想到了一個絕妙點子~很棒吧"然後就用著自己覺得很厲害的點子,上場才發現大家好像都狀況外,被一開始的想法限制住,就會不知不覺走向死胡同。找出聽眾能聽、想聽,以及自己能講、想講,的東西,這樣才會有良好的雙向溝通。最後還需要配上對的時間、地點,才是一個好的安排。老師也有說到,如果可以先知道聽眾的族群,預設反應才可以設計出好的梗。
    適當的要點,最好是3~7個之間,邏輯也不要太複雜,2~3層之間是最合適的。
    這天,時間太少,感覺老師好多東西來不及分享給大家,不過能夠實際運用上場才是真正的學習。也希望大家透過這一次而變得更加厲害喔~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