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學會感同身受

        談到溝通技巧時,我必須提出「感同身受」的道理,亦即所謂的「同理心」。同理心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很困難,因為必須有顆纖細的心,能夠設身處地的為他人想,能將心比心,毫不作偽。
  自己開公司前,我曾在一家企業擔任總經理特別助理的工作,因為這個企業常常在做顧問諮詢,因此,我也常跟著總經理出去見世面。

  一天,總經理帶著我去參加一個非常溫馨的家庭聚會,場中的人全部是老外,而那天的晚餐也採用西式;由於當時年紀輕,還沒有出過國,之前也未刻意去學過西餐禮儀,所以,我完全是抱著隨遇而安的心情去面對。
  在大約容納二十人左右的長條形餐桌上,總經理就坐在我旁邊,而其他的人都是美國及加拿大的老闆級人物,場面十分隆重,即使是左右聊天,聲響也不大。當我們坐定後就開始上菜了,我記得最先上的是一盤用碗裝的生菜,接著又上了一個很大的圓形碟盤,此時,卻沒有人有任何動作,我想,這麼大的碟子,依照咱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一定是把菜倒在碟子上吃吧!於是我就自作聰明,把那碗生菜「鏗」地一聲倒在碟子裏──
  說時遲,那時快,原本談笑自如的場面剎時間按靜了下來,而所有的目光也集中到我的身上,「完了,我錯了!」當全身血液直衝腦門時,我想我的臉一定紅得像個爛蘋果一樣,怎麼辦?生菜又不能倒回去,他們一定在心裏暗笑吧!笑我出了大醜,居然不會吃西餐……。
  就在時間空白了兩秒鐘後,我萬萬想不到坐在我身邊的總經理居然把他碗中的菜,「鏗」地一聲也倒進了盤裏;接著在持續的三秒鐘間,所有的人都此起彼落的把他們碗中的菜倒進盤中,「叩叩叩叩……」的聲音竟變得輕脆無比起來,大家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並若無其事的開始進食。
  一個尷尬的場面就此消弭無形。
  藉由這個故事,我想點出感同身受的重要性。不知你可曾想過,如果你是那位總經理,會怎麼做?我認為你可能會當場變色,並立刻指責我:「你這麼做是不對的,簡直太丟我們的臉了。」而我也必然冷汗直冒,道歉自責不已;但那位總經理卻不同,他不但沒說我半句,還學我的樣子,引發得老外羣起效應,也因為這樣體貼的行為,拉進了身體的溝通,使得我在日後更加感念他的「恩德」而倍加賣力的工作以回報他。
  記得用完餐後,我曾靦腆的向總經理致歉,他還很幽默的告訴我:「你這樣吃才是對的。」
  我們都知道,同理心不應該有太多的設想,而是完全進入對方的情境去感受他,若帶有一些同情憐憫,甚至指責嘲笑,那就不叫同理心。
  每周三晚上,都會有讀者打電話來與我分享他們成長的過程,有個男性讀友在看過我的上一本書後,知道「同理心」的妙用無窮,便運用於家庭生活上。他說他有一兒一女,每次叫他們做什麼都相應不理、充耳不聞,因為他們不是忙著看卡通就是在看故事書,即使是吃飯也叫不動人。
  於是,他便改變招式,改叫「小丸子、一休,吃飯了!」沒想到兩個小孩很快就跑來了,完全不費吹灰之力。我想,不僅是大人需要有同理心,對子女的教育更需要同理心,以同樣的心境、同樣語言的溝通頻道去傳達一些想法,這樣一來,又怎樣會教出叛逆甚至一心想去尋短的孩子。
  又,當我們去市場買西瓜時,不免總會問老闆:「西瓜甜不甜呀?」水果攤的老闆想當然耳的會回答說:「甜極了!」可是你知道嗎?如果他不是一個感同身受的人,當你多此一問,他又嫌你廢話時,頂回來的卻是:「這還用問,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我會跟你說不甜嗎?」請問,這時你作何感想,一定是很不愉快,甚至轉身走人,不買了!
  其實,不管賣水果還是買任何東西,我們想要得到的只不過是一點點安全感而已,如果每個人都能將心比心的和水果攤老闆一樣,嘴上春風,給顧客一點安全感,則在人際關係的建立上必能創造出良好的溝通模式。大專生涯發展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