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認知的差距

        曾經在一個訓練課程中,我要所有學員拿出一張紙,按照我的指引,在紙上畫上線條、房子、樹、鳥、月亮、星星、池塘,並寫上自己的名子在紙的右上角,結果從以前到現在,數百次的經驗、數千人的參與,從來沒有兩個人畫出的圖案是一模一樣的。
   有些人畫高樓、有些人畫平房;有些人畫飛鳥,有些人畫停在樹上或樹梢的鳥;有些人畫滿月,有些人畫弦月……每個人在聽到同樣的訊息,經過轉化後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成果。       
        我又讓每個學員對同一訊息做不同的思考與聯想,此時差距就更大了,聽到同樣的兩個字的字音,到最後所聯想出來的東西會愈延伸到毫不相關,差距十萬八千里。

  有時候,我們會自已為是的認為,在溝通過程中,我這麼講,對方一定懂,殊不知,很可能你講的,跟對方想的可是完全不同。
  所以你必須在傳達訊息後,再主動詢問對方;確認你的表達,經過對方的轉化,是否仍能維持同樣的意義,透過問句的引導,讓對方多做表達,以讓你能更清楚了解對方的狀況,和我們的表達是否如預期所要達成的程度與效果。
  和他人說話時,千萬不要自以為是,「雞同鴨講」可是溝通的熱門戲碼,很多人會各說各的,殊不知確認對方的了解,可能比你講得多或完備還來的更重要。
  所以,適當的在溝通過程中進行確的動作,產生良性的互動,會建立更高品質的溝通關係,你甚至會發現,有時即使你不說,或只說少許的話,就能達到溝通的目的。   
        記住,你永遠不能只透過說的,去了解對方,唯有良性的互動,才是確保溝通品質提昇的保證。大專生涯發展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