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中年人漸漸覺得看東西看不清楚,看書、看電視、看報紙都是近的看不到,遠的反而比清楚,老婆告訴他,應該是年紀到了,得了老花眼。
但他仍不太確定,老婆建議他去看眼科醫師,於是他四方打聽,發現有一位劉老醫生非常有名,他就在百忙之中撥出時間,盡快地到劉老醫生的診所去門診。 老醫師是一個非常熱心且細心的人,他一項接著一項的為這位患者檢查,到最後的答案還是了無新意的「老花眼」,但總是讓這個中年人得到切確的答案。
醫生給了他相當多的建議,包括如何做眼部的按摩,看書、看電視、看報紙,多久時間需要休息,平常要多吃什麼食物……才會逐步讓自己的視力穩定,或至少不要惡化。
可是,這位仁兄是個講求效率和速度的人,他向老醫師詢問:「有沒有更快,更省力的方法,可以立即改善我老花眼的問題。」
老醫師想了一下,拿下掛在他眼前的厚重老花眼鏡,遞給這位先生,並幫他戴上,然後告訴他:「試試看……這副很好,看得很清楚!」
這位先生一戴,不僅看不清楚,頭也變得昏沉起來,他向醫生抗議:「根本就看不清楚,這有什麼好?!」
老醫生又跟他說:「再試試看,不要急,這副眼鏡我已經戴了二十年了,很清楚的,你再試試看!」
人常在溝通的過程中忘了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包括方式、習慣、喜好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別,所以當你老是很本位地用自己喜歡、熟悉的方式去和對方溝通時,往往會大失所望,甚至兩敗俱傷。
溝通前,溝通中,不要忘記隨時調整自己,先配合對方,再來引導對方,這樣比較能真正產生令雙方都滿意的結局。
讓對方先接受,才是最真實的起點,如果一開始對方就不接受,你如何去進行後續的過程?所以設身處地,多思考對方的立場、需求,才是最迫切需要的溝通利器。大專生涯發展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